遗照是什么
《这是,心理作用》

看到遗照,会有一种“死亡感”。
显然,这是一种心理作用。
所谓的心理作用,就是心理感觉,是人的一种感性认识。
当知道了某人已经西去,再看其照片,即遗照,内心自然而然会产生异样的感觉。
如果是自己熟悉的人,自然会联想到以往与逝者相处的日子中点点滴滴,更多的是伤悲与感慨。
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人,则会觉得:嗨,这位,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了……
与此同时,我们传统的遗像,为了体现庄严肃穆,多把死者相片整的黑白相间,过于素面,给人以强大的压抑感!这,自然又加大了“遗照区别普通照片会有一种‘死亡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减轻自己对死者的沉痛感,多会选择一些彩色照片、死者年轻时的照片,甚至是艺术照,努力把死者最靓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让逝者灿烂的笑容,给大家多一点温暖的感觉。
如同一些追悼场合,不再只是简单播放哀乐,这样令人沉痛悲伤的乐曲,替代一些相对轻松或者有意义的音乐。比如,有一年我参加一位去世老党员遗体告别仪式,告别仪式上,播放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还有,曾经看到中央有位百岁老革命去世,其家人在家里布置的灵堂是大红布面,这,是不是显不百姓习俗中的“喜丧”等等。
总之,逝者已逝,人们更希望用类似的彩色的
照片,以留下逝者最美好的一面。

我觉得是心里原因在作祟吧。大部分遗照是黑白色的,给人的感觉也比较压抑,再一想故去人的音容笑貌,天人永隔,自然会有死亡感。如果不认识的陌生人,仅仅一张照片,不会有死亡感吧??普通的样貌,嘴角微带的笑容,甚至有的遗照笑容满面,怎么会看出来有死亡感呢?除非这时有人提醒说照片上的人已经故去了,这时估计就会生出所谓的死亡感了吧。想到这样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间……这个世界的美好,痛苦,繁杂琐事他再也听不见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