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最初指什么?(衣冠禽兽以前是褒义词)

2021-11-20 07:45:05

说起衣冠禽兽这个词,我想可能很多人会连带着想出一些同类的词!比如说什么道貌岸然、人面兽心、无耻之徒,这些不太好的词,因为在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衣冠禽兽就是那些良心败坏,阴险狡诈的人,甚至说是披着羊皮的狼。

实际对这个词多少有些误解,因为在古代衣冠禽兽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在《三遂平妖传》这本古书里,记载了这么一句话,“绮罗裹定真禽兽”在古代,怎么样去显示自己的权利,一般都会用衣服来做媒介。像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太子就不能穿,太子只能穿蟒袍。这衣服上面的图案其实也代表了一种权利的象征。那么同样我们看一些古装题材的影视剧当中也会发现,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官位不一样,衣服上绣的动物或图案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文官的衣服会统一秀一些禽类的动物。而武官的衣服上则绣上兽类的动物。而且文官跟武官的官服也不能混穿的,这都是有很严格的等级限制。

文官:可能有一些仙鹤、锦鸡、孔雀、云雁、黄鹂、鹌鹑等图案,相应的对应一些文官的官职。

武官:像麒麟、狮、豹、虎、熊、犀牛、海马、等图案,对应武官的官职。

那么为什么这个词从古代流传到现代之后就变成了这个意思呢!其实是由于官气作风的影响。在古代一些父母官、地方官、不作为,欺压百姓,无恶不作,那么百姓们对这种做法自然不满,因为他们的衣服上都绣着一些禽类或者兽类,所以说百姓就叫这些人“衣冠禽兽”慢慢流传到现在之后,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这层意思!


衣冠禽兽现在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品德败坏,如同禽兽一般。可这个词在一开始的时候却是个褒义词。

明朝时候,文武官员的朝服会根据品级不同分为三色。一般一品到四品穿红袍,五品到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绿袍。

除了颜色有分别之外,每个品级朝服上绣的东西也不一样。一般文臣会被绣上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鸳鸯等飞禽;武将会被绣上狮,虎,豹,熊、彪、犀牛、海马等走兽。

“衣冠禽兽”一词就来源于此,表达了人民对做官这个职业的羡慕。后来到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贪官污吏横行,鱼肉百姓。此时官员在百姓心中一落千丈,“衣冠禽兽”一词也慢慢得成了贬义词。

上一篇:演员周里京现在干什么(演员周里京的第二任妻子是谁)
下一篇:哪种乳液保湿补水更好(补水保湿效果好的水乳排行榜)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