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总会想起尴尬的事,你所不知道的苦衷和尴尬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人总会想起尴尬的事,你所不知道的苦衷和尴尬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人总会想起尴尬的事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人总会想起尴尬的事
多年前,我奉命参与调查处理一起医患纠纷。案情说来其实很简单:本市某县一个刘姓的四十来岁的男人跟一个朋友一起,各骑一辆摩托车到县城办事,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摔破了头,出了点血,在朋友的帮助和陪同下,自己继续骑着摩托到县医院治疗。医生查看了伤情,随即建议他做CT检查。当时CT检查还挺贵,被他断然拒绝,认为不过摔了一跤,出了点血而已,医院和医生纯粹小病大治,想赚黑心钱而已。医生见状,就简单处理一下,打了破伤风针,开了一点消炎药。
随即两人各自骑着摩托车回家了。回家后,觉得有点头晕,便上床睡觉了,家人也不是很在意,不想当晚神不知鬼不觉地去世了。家人根本无法接受,便报案了。法医检查的结果是颅内大出血而死亡,原因就是摔的这一跤。
于是向医院兴师问罪,认为是医生和医院不负责任导致的。他们强调,就算患者拒绝了CT检查,医生和医院也不能听患者的,如果患者什么都知道,医生都听患者的,那还要医院和医生干什么?
医院和医生都觉得非常委屈。在本地,骑摩托车摔得头破血流的并不少见,一般都是简单包扎处理一下,打个破伤风针,开点消炎药。医生通常都会建议做进一步检查,但如果遭到拒绝,也就不再坚持。况且,当时患者的情形看起来并不严重,能够自己骑车来就诊,随后又自行骑着摩托车回家。所以,医院和医生方面认为,这纯粹就是个意外,谁能想到患者半夜就颅内出血而死亡呢?
人命关天,医院方面表示,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进行一定的补偿。没有想到,死者家属狮子大开口,一口咬定是重大医疗事故,要求医院给予巨额赔偿。
医院不干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方面。事情越闹越大,县里调解无效,市里因此组织调查处理小组,最后经过多方工作,才平息此事。当事科主任接诊医生调离本院。考虑到方方面面因素,调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工作。
这件事和其他类似的医患纠纷极大地震撼了医务界。对医院和医生来说,规避风险,防止医患纠纷就成为头等大事。没有人敢担保自己的医治万无一失。为了规避风险,医院和医生的唯一合理选择是,一方面尽可能考虑到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严格按规范操作,慎用临床经验。小病大治,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就成为常态。即便是感冒头痛发热,也可尽可能检查。万一出现什么并发症呢?主治医生岂不要担责?而很多责任,医生实际上根本担当不起。
问题在于,一旦进了医院,患者就是弱势群体,基本上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小病大治,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必然极大地增加患者的负担,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严重不满。另一方面,小病大治,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又会给医院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医院和医生。既能规避风险,又能带来经济收益,何乐而不为?患者看起来就成为医院和医生宰割的对象,引起了患者和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各行各业都可能存在腐败问题,医院自然也不例外。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院的腐败更使社会各界感受到切肤之痛,因而也为社会各界所切齿痛恨。
但对一个普通医生来说,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吗?谁能理解他们的苦衷?腐败,一般是领导层面的事,他们只是在执行规定,并努力规避风险。
还记得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和隔离病房医患和谐相处,共度难关的感人情景吗?因为医生严格按诊疗规范操作,没有任何风险,患者没有经济负担和压力,大家同心同德共同与病毒搏斗,医患关系自然和谐,实际上,患者对救治他们的医护人员感恩戴德。
疫情已过,一切又回到原点。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人总会想起尴尬的事,你所不知道的苦衷和尴尬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人总会想起尴尬的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