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损失了多少人(二战德军损失)
早在1940年,德国就开始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在当年8月份该计划基本拟定完成,当时叫做“奥拓计划”,后来更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为了进攻苏联,德国向苏德边境派遣了320万以上的兵力,而且德国的侦察机也多次在苏德边境地区侦查,同时大量的军用物资也运了过来,俨然就是一副要开战的样子。
就算这样,但苏联依旧是认为德国不会入侵苏联。一是当时德国尚未攻下英国,斯大林认为纳粹德国不会两线作战。二是当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还不到2年的时间,苏联认为德国不会那么快就撕毁条约。
但结果在1941年6月22日,260万德军兵分三路向苏联猛扑而来。

当时苏德前线的兵力对比如下:
德国:
士兵360万人,飞机3800多架,坦克3400多辆,军用车辆50万辆,各式火炮3.8门。
苏联:
士兵400万人,飞机6000多架,坦克12000多辆,军用卡车42万多辆,各式火炮4.6万门。
从数量上看苏联是占优势的,但装备的质量是不如德军的。而且苏联红军士兵的战斗力也远不如训练有素的德军,再加上30年代苏联的大清洗运动更是让苏军失去了大量的优秀士兵和指挥官,这使得苏军虽然数量占优但质量上逊色德军不少。
开战伊始德军的“闪电战”战术推进顺利,6月22日德军开始进攻苏联,9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逼近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了。德军利用高机动性的装甲部队的分割和鼓励苏军部队,进而再消灭之,这招在战争初期屡试不爽。

苏联坦克兵生前尝试爬出坦克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一共伤亡(包括被俘、失踪)1194.4万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了916.48万人(其中约有178万人被俘后死亡),这其中又以1941年的损失最为惨重。
整个1941年从6月22日开战再到年底,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苏军一共伤亡了430万人,此外还有280万苏军士兵被俘,再加上那些被德军打散的苏联士兵(当时被计入失踪人数),开战半年间苏联就损失了接近800万的兵力。
就算损失如此惨重,但苏联硬是撑到了局势逆转。苏联有着1.93亿的人口,开战之后有大量的苏联人应招入伍奔赴前线与德军作战,当时每个月都有约50万的苏联人被征召,虽然前线损失惨重但到了1941年年底苏联已经扩充到了825个师了。虽然后来补充上来的苏军士兵战斗力欠佳,但仍然拖住了德军前进的步伐。

苏德战争苏联能取胜其实也和德国的入侵有关联,德国的入侵让苏联重新凝聚在了一起。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开战前苏联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和集体农庄政策弄得苏联人民哀声载道,这一点从苏联投敌和被俘的人数就能看出。当时苏联明令禁止士兵投降,并且还会惩罚投降者的家属,但仍然有大量的苏联士兵投降或是投敌德军,这个显现尤其集中在1941年!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士兵总计投敌和投降364万人,其中有280万都是在1941年。根据相关的记录,在1941年苏军每月都有上千起投敌记录,而到了1943年投敌记录几乎绝迹。

德国入侵带来的外部矛盾冲淡了苏联尖锐的内部矛盾,苏联民众又被凝聚在了一起,共同对抗德国的侵略。
苏联1941年损失有多大呢?

1941年6月22日,德军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突袭,苏德战争爆发。德军用闪电战使苏联武装力量短短数月内损失惨重:

1、兵力损失:28个师被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被俘虏380万,加上伤、亡、失踪的人数,兵力总损失不下800万。而同时期德军才损失85万,苏德双方损失比接近10:1。

2、武器装备损失:被击毁2000多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和数以万计的火炮。
失败的态势一直持续到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斯大林在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数十万红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主席台,接受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的检阅。之后,受阅部队立即奔赴西部前线抗击法西斯德国军队的入侵。
这次大阅兵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经过浴血奋战,苏军顶住了德军的进攻,并于12月转入了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