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谁排在第一位(百家姓的前几位按照什么来排的)

2021-12-05 11:38:25

我的“彭”姓排在第38位,作者为什么这样排呢?这就要说到作者当时成书的背景了。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吴越国的一位的儒生编写的,当时吴越国依附于宋,但还没有归宋,前面的四个姓,按照当时的名望来排,“赵”姓肯定要排在前面, 吴越国王的 “钱”姓排在第二也很自然,排在第三的“孙”是吴越国王钱俶的妻姓,排在第四的“李”姓是南唐国主的姓。

后面的姓氏都是按韵律来排的,看下面的举例,这样的编排的方式,让这568个字既有诗歌的音乐美感,又方便朗读和背诵,古代学子读书动不动就整本书的背下来,所以对于总结和归纳背诵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wang)。冯陈褚卫,蒋沈韩杨(yang)。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zhang)。孔曹严华,金魏陶姜(jiang)。

《百家姓》,是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来掌握的,如果不是这样的编排,换一种方式估计《百家姓》 就不能流传至今了,所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后,更方便记忆和传承。

█ 姓氏的起源

1、母系继承制度,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女的姓随母亲。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子旁,如姬、姚、姜等,当时的姓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母系氏族而制造出来的标志,如皇帝以“姬”为姓,因为他住姬水边上;炎帝以“姜”为姓,因为他住姜水边上。部落首领的儿子也可以拥有姓,黄帝有25个儿子,得到姓的有14个。祝融的后代,史称祝融八姓,有己、董、彭等。

2、父系继承制度,子女不再随母姓,而是随父姓,子孙后代繁多并散居各地,为了区分,另外再取一个“氏”作为姓的分支,相当于家或族,如昆吾姓“己”,他的后代中就取“苏、顾、温”等氏作为姓的分支,夏朝、商朝,贵族都有姓和氏,周朝是中国姓氏制度的大发展时期。

█“彭”姓的起源

殷商时期,彭铿受封于诸侯国大彭,他是个有名的长寿者,活了800岁,经历了夏、商两代,人们称他为“彭祖”,子孙后代以国为姓,姓彭。后来大彭被商王武丁所灭,大彭王室逃散,有一支逃到陇西,在今天的甘肃陇西一带,于是在那里有了以“陇西郡”为郡望的陇西彭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这就是“郡望”的由来,郡望是每一郡中最为显贵的氏族。

秦朝末年,陇西彭氏为避战乱,部分留守,部分迁往了其他地方,当时统一了堂号——“陇西堂”,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归宗认祖。

千百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每一次战乱,都有我们陇西彭氏向外迁徙的身影,但不管走到哪里,彭“姓”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记号。

在《百家姓》中,我的姓排第八,感到很自豪,我们的祖先真历害,竞然在排名次中进入了前十强。

上一篇:民国出生的人(1950年是民国吗)
下一篇:贾母与贾代善的关系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