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改变了中国什么历史
《水浒传》中,有一个女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却成了水浒中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她就是潘金莲。无论是《金瓶梅》,还是《水浒传》,对于她的出身贫寒,描写的都很清楚。我觉得,即便罪有应得,她也是一个历史悲剧。
我们来客观的分析一下,《金瓶梅》中说,潘金莲自幼丧父,后被卖身到张大户家中为奴。这张大户本是个好色之徒,企图玷污潘金莲,潘金莲不从,告诉了夫人。张大户一怒之下,把潘金莲卖给了又老又丑,又矮又穷的武大郎。
武大郎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会娶到这样一个女神,自然不会拒绝,而且张大户还会倒贴一些钱财。谁能想到此时的潘金莲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她恨这个社会,恨张大户阴险狠毒,恨命运无常,甚至恨武大郎懦弱无能。
正是那个黑暗的社会,忽视女性地位,卖身为奴后自己便不再属于自己。导致一系列不公的发生,在这样的不公平和命运捉弄之下,潘金莲的三观必然会发生扭曲。她知道,自己像蝼蚁一样生存在社会底层,将永远不会有说话的权利。
所以她想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人,先是武松,但武松这个正义的化身,作为禁欲系男神根本不会有那种想法。所以,她就半推半就从了西门庆。自始至终,潘金莲都是一个木偶,被人玩弄,最后担负全部骂名,成为水性杨花的代名词。无论如何,谋杀亲夫,都是大错特错。但是结合她的命运,这何尝不是一场历史悲剧呢。
明代的潘金莲是贝州人,知州家的千斤小姐,住在离武家那村不远的黄金庄,由于爱慕武值(武大郎),她的父亲经常接济武大,在武大中举后将女儿许配于他。两人婚后幸福美满,育有四个子女,最终两人白头偕老,共度余生。
武大曾在阳谷县为官,年少盟兄弟王某家境落败逃到他处,武大乐善助人,暗地为这位盟兄弟盖房资助,但王某心胸狭隘,他不知道武大正在资助他,王愤然离开武府,并散步谣言,同乡的恶少西门庆同流合污,不仅使武大清官名声毁于一旦,还散播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以至于成为施耐庵笔下的悲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