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为什么要背个枕头
日本女性和服背上的东西,只是腰带的结。它不是枕头。
首先来讲,其实但凡后面背个大的腰带结的,穿那个衣裳,确切点来说就应该叫“振袖”“留袖”,是礼服,普通的常服虽然有结,但没那么大。
若说和服,和服包括很多种类,就像汉服包括很多种类一样,不是每类和服身后都有那种腰带结。你看到后边带结的,如果是正式穿着,里边应该是长襦袢,外边是振袖或留袖。
而日常穿的,那叫大岛、结城等等,那种和服后边是没有这么大腰带结的。

这个腰带结也有个学名,叫“丸带结”。
我们一般从影视作品上看到的,实际上都不是“丸带”而是“袋带”,区别就是宽度,丸带的宽度是袋带的两倍,一尺六,袋带的宽度只有八寸。
所以现在很多日常服装,女性和服后边编个花就完事了。你让她再打出一个丸带结,袋带都不够用,布料不够,打不出来那么个结。你看那玩意像枕头也好像背包也好,那里边都是布,本质上就是紥腰带多余的部分编出来的结。
这种腰带也不止丸带和袋带,其余还有卦下带、抱带、名古屋带、单带、半幅带、细带、小袋带、腹合带,最短的是抱带,2米7,长那就是丸袋了,4米,其余带,也有3米5的。宽度上,最窄的只有15厘米,自然不可能打出那么大的结来。

战国时代以前,就算是礼服和服也未必有丸带结。
丸带结这个习惯是从战国中末期到江户时代形成的,但是,在江户早中期,虽然有丸带结,但不一定搁哪,未必背在身后,搁前边、左边、右边,都行。
但是,当时未婚的年轻女性,大都喜欢把丸带结搁在背后,是挺俏皮的,看着挺好看。结果到了江户后期,已婚女性她也装嫩,也往后背。除了老太太和寡妇,她们还搁前面。
而到了明治时期,连老太太和寡妇也把丸带结系于背后了。都想沾点年轻的光,《生化危机》里,里昂说什么来着?“呵,女人。”
现在的日本人也未必会打丸带结,都偷工减料了。
比如你看《幸运星》里,只有此方爸爸会打丸带结,因为总次郎是个宅男奇葩嘛;美幸那个是在店里由店员打的,其他人都不会打。
到了今天,大部分日本人对于丸带结也是两眼一摸黑。该用的时候怎么办?造假。简单说,就像“易拉得”领带一样,要么拉锁要么扣,把实现预备好的丸带结装上。
因此,你也不要以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保留得多好,他们也是弄虚作假,样子货。
而且,这个弄虚作假的方法是从明治时代就开始了。你看腰带上还有一条绳子,那叫“带缔”,专门勒这个假结的,别让它掉下来。到了今天,有拉锁了,但也还保留着带缔,就纯剩装饰作用了。

最受人欢迎的是博多带。
博多带是名古屋带的一种,产于博多。名古屋带也分几种,有八寸的有九寸的。为什么博多带受欢迎呢?它的特征是经线密度较高,摩擦声好听,而且不易松垮。
而另一种在某个角度上最受欢迎的,叫“大岛紬”,倍儿贵,它的特征是特别容易松垮,一拽就掉……善哉善哉。
你以为“井上”“渡边”“田中”这些姓氏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