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评析红楼梦书名(王蒙讲红楼梦)
“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讨论《红楼梦》很早以来就是一种社会时尚。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我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它,是有不一样的感觉的,所以也会有不一样的思考的。

由此,我想说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有权利去解读红楼梦。只是解读的视角和深度不同罢了。有时候即便是同一条主线,也会有不一样的解读。这就是经典的价值所在,这也是解读的意义所在。
术业有专攻。这里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音乐老师去教一年级的数学,和数学老师教的数学有什么区别?都是师范出来的,都学过教学法,同样的教学内容,音乐老师和数学老师教学的侧重点很可能是不同,但他们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大相径庭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对于数学这门功课的喜爱。

回到话题,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我以为不存在谁有资格,谁没有资格的这个层面,毕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曾很仔细地读过《蒋勋说红楼梦》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蒋勋说红楼梦》让我读的不仅仅是《红楼梦》的故事,还读到了原著之外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其中涉及到美学和哲学等层面,也牵涉到文学创作的方式方法等等。
刘心武老师则一再强调读《红楼梦》纯粹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要读懂红楼梦,就先要读懂曹学领域,否则会模棱两可甚至一头雾水的。
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只能说两位老师的解读都有特色,只是我更喜欢《蒋勋说红楼梦》。

所以,我不赞同“是王蒙配解读红楼梦,还是莫言有资格解读红楼梦?”这样的说法,我以为王蒙和莫言都是卓有成效的作家,他们的解读一定会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只看读者的喜好罢了。
毕竟,再好的解读,读者通过阅读,没有共鸣,或者读完之后没有回味,那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好。
人皆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