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商文明看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传承(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

2022-03-06 00:56:18

活人祭祀、滥杀无辜、刑罚残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些贴在殷商王朝的标签背后,隐藏着多么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古代文明!


它和玛雅帝国一样,曾被认为是来自于外星。它对后世的影响,浸透在华夏文明的每个毛孔,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


搬家?打仗?只看神的脸色行事

商朝人的始祖名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比较贪吃,看到食物都会忍不住去尝。有一天简狄看到一只玄鸟(其实就是燕子)下了蛋,就偷了一枚来吃。没想到吃完不久她就怀孕了,随后便生下了契。

(商人眼中的玄鸟)


先不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商人真的受其影响,将玄鸟作为整个民族的信仰了。他们大肆宣扬“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受天命”等迷信思想,让别的部族安心接受他们的统治,而且他们自己也坚信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商人首领的内部管理也因此方便了很多:


商汤想跟夏桀打仗了,于是在战前宣布:“我是奉神的旨意讨伐这个作恶多端的夏桀。你们跟着我,打赢了全都有重赏,不跟我的人,神就命令我杀你们全家!”可怜的商人被神的威严吓得瑟瑟发抖,只好跟随商汤征战,一举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商朝第二十任国君盘庚想把国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时,他宣布:“神告诉我这里马上要发生灾难,我们唯有搬到殷才能化解,不跟我走的人会受到神的惩罚!”此话一出,又把商朝百姓吓得不轻,马上举家跟着盘庚搬迁到了殷,从此商朝再也没有迁过国都。


虽然这种对神的崇拜在今天来看过于迷信,但现在很多国家的宗教信仰,其实也是从中发展而来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家家户户自主创业

商朝人也是人,不可能光凭对祖先神明的崇拜活下去,他们也要吃饭。盘庚迁都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铸造业。


不仅田种得好,猪牛羊养得肥,更厉害的是,从安阳殷墟中挖出的殉葬象骨来看,他们应该还大量驯养了大象。

(安阳殷墟中挖出的殉葬象骨)


原始的瓷器由商人发明,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说明当时的商人也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

(商朝的原始瓷器)


再说铸造业,“开挂”是唯一能用来形容商朝青铜器铸造水平的词了。


(商朝的青铜酒杯)


经济水平不断地攀升,民间贸易活动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过去“以物换物”的交易模式,在这时候演变为了“货币购买”。于是,最早的货币最初的商人就出现了。

(最早的货币——商朝贝币)


即便商朝已灭亡几千年,“商人”这个词也被后世用来指代所有做生意的人,流传至今。


女权运动?民主运动?比欧洲早几千年

商朝时男女平等,女性贵族可以参与国事管理,甚至可以拥有封地;婚姻方式很接近于现代的自由恋爱。反观周朝,禁止女性参与政治,确立了男尊女卑制度;婚姻完全听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其次,商朝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而重视人的能力,所以商朝常有“屌丝逆袭”的案例,许多出身卑微的人被提拔为大官;周朝时用人实行绝对的世官制,能当官的只有富二代和官二代。


再者,商朝是一个以质朴著称的民族,重实轻名,没有形成周代那样繁琐、系统的礼节;周朝则是一个以礼乐著称的民族,重名轻实,很喜欢形式主义。


另外,关于活人祭的问题,历史学者早已指出,商代的人祭中使用的通常是将死的战俘,人殉中使用的通常是死者的亲属,有一部分甚至是自愿的。因此人祭和人殉并不能反映商朝是奴隶社会。

(导致商朝灭亡的牧野之战)


历史为胜利者所写,在周朝留下的典籍中,商人的亡国成了罪有应得,殷商文化也成为只讲刑杀、淫乱、谋利的罪恶文化,商人的成就被盖上一块黑幕。春秋战国动荡所摧毁的,正是周朝和周文化的统治者,而殷商文化的许多优秀要素,则通过后来的道家和墨家传下来。


也许,殷商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对今天有更多积极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欢迎与我讨论。

其实也差不多,周族虽然起源于农耕,但在周原的时候已经用甲骨文了(周族本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跟现在华人差不多,只不过周保留了华夏文化,所以不容于诸戎)事实上商也继承了夏朝非常多的文化,就拿酒器而言,夏酒器和商周时期的区别只是简约版和豪华版的区别(其实还没有原始汽车和现在汽车差别大,起码现在汽车起码是四轮,原始三轮)

上一篇:日本首相河野太郎
下一篇:转转好做还是闲鱼好做(闲鱼比较好还是转转比较好)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