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打法国闪电战(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

2022-03-05 22:28:45

首先,要确定一下“闪电战”这个提法。“闪电战”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法,你在二战时期德军的教材里不可能找到一本名为《闪电战》的教材,就像你找不到由前苏联军事理论家们编写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一样(解放军出版社出过一本名为《大纵深战役理论》的书,然而里面也只是记载了诸多前苏联军事理论家所写的与着套实际并不存在的理论相近的作战思想,切勿混淆)。“闪电战”一词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人们因为德军的攻击速度远超主流军事思想的想象,所以人们惊讶之余称之为“闪电般的战争”,然后德军的这套作战思想也就被人称之为闪电战了。至于这套思想的出处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古德里安将军是其先行者,也有人称李德.哈特先生和戴高乐先生对此早就有著作传于世间,古德里安只不过照本宣科博得了个名声罢了。但就笔者看来,无论是古德里安将军早就有这想法还是受了戴高乐等人的熏陶,被后世称为“闪电战”的这套作战思想本身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即使在笔者看来恐怕对于古德里安、李德.哈特、戴高乐等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硬性的可以作为标准答案的那么一套东西能让人翻查。



图即二战时德国装甲部队的象征——虎式坦克

其次,“闪电战”并不是什么神乎其神的东西,他就是一套本身界定并不严谨的提法,代表着二战时期德军的作战思想的这么一个东西,你大可以将古德里安将军本人的著作(包括但不限于《闪击英雄》,切勿以为古德里安只写了一本《闪击英雄》)翻看一遍,把里面涉及到的关于军事的东西都摘录下来出本书,书名就写《闪电战》。

要说“闪电战”就不得不先说说坦克,坦克这东西最初只不过是一战时为了打破当时的僵局,脑袋里闪过了灵光的人们创造出了个新东西,而后各国觉得这玩意挺好用的也就一直留着这东西,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按着老眼光看这个东西,按照设计之初的目的来使用这装备(也就是古德里安等先驱一致反对的“作为步兵的奴隶”)。而古德里安等人却发现了这个装备的潜力,认准这不应该是配属给步兵们作为支援武器存在的装备,极力向上级要求提高装甲部队的地位,脱离其他兵种的影响。

稍稍有些不负责任的说,如果要以“论闪电战”为题写一篇论文,文章题目完全可以换成“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装甲部队战力”,你甚至可以将“闪电战”思想理解为古德里安将军本人对装甲部队的偏爱,因为很明显这整套理论都是围着装甲兵们设计的。只不过在对波兰的战争中这种思路被证明是有效的,对法国作战时也是如此。



图为二战期间波兰的骑兵部队,二战中波兰保留大量骑兵的做法几乎成为后世的笑柄,虽然现在已有种种证据表明当时的波兰军队也已经对现代战争有着一些正确的认识,比如他们给骑兵部队配备了包括反坦克炮、步兵炮等大量支援武器,而且还有装甲部队,有人认为当时的波兰骑兵部队实际上是一种装甲部队与骑兵部队混编的单位,并试图以此证明波兰军队当时也在试图适应现代战争

对于“闪电战”的具体内容本身并没什么难以理解的,但确实也没有一套细致的教材能规定出“闪电战”都包括什么,因而众说纷纭,却也没法说得出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不过要是读者们不打算互相间较劲或者跟笔者挑刺,按图索骥也不难理解,笔者在此一家之言,若有谬误还望指正,但不宜吵架。

“闪电战”依古德里安将军的逻辑可以理解为:“在一战中已经证明通过长时间炮火准备而后集中重兵冲击敌军严密防守阵地的老套路行不通了,在新的战争中很明显人们会更加吸取以前的经验,进攻方会面临更多的预备队和更严密的防御阵地,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快速机动而且具备强大火力的突击力量来突破敌军的防线,并且应当在突破敌军防线后足够深入地插入敌军的后方,使之无力重新组建防线。”

古德里安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发现他需要的那个“突击力量”便是装甲部队,而装甲部队不可能已一己之力完成古德里安预定的目标,他清楚的认识到装甲部队需要步兵的支援才能成事,于是清楚明白的提出步兵部队应当机械化以便使其能跟上装甲部队的脚步,最少也应当是摩托化。只可惜德国穷其全国之力也没能满足古德里安将军的心愿,事实上整个二战中只有美军真正做到了全军机械化。



图为美国M3半履带车

对步兵们耳提面命之后还不算完,将军又想到了空中力量具备高机动性,天生的可以与装甲部队配合,在进攻的时候可以替代远程火炮的作用对敌军实施压制或者直接进行毁灭性打击,由此后世一提“闪电战”仨字除了想到装甲部队之外又总是会想起漫天遍地的斯图卡。

这便是“闪电战”了,只不过是历史上又一次为了充分发挥新武器的性能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作战思想,就像线列步兵时代因为火枪的精准度不高而选择“排队枪毙”。

另,不知道为什么老有人把大纵深战役理论和闪电战搞混,emmmmmmm,我困了,简单的说吧。这俩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他俩都是强调突破敌军阵地后向纵深猛插以阻止敌军在离被突破的阵地很近处建立另一道防线,其次都强调了装甲部队的机动性在完成此任务时能带来的好处。然而这俩本质上的区别就是闪电战强调集中所有力量一下凿穿敌军阵地然后毕其功于一役,恨不得一道防线打过去之后一路秋风扫落叶直接灭国。而大纵深战役理论总是强调要保留预备队以及分波次发起攻击,一般会分成三个梯队,分别是突破梯队(突击敌军一线阵地,负责打开口子)、发展梯队(向两侧发展,扩大突破口)、“吃现成的”梯队(这波人负责玩命的从突破口往敌军纵深猛插就行,除非碰上敌军重新聚起来的防线以外基本上碰不上什么大战),实际操作的时候甚至还会分出更多波次。理论上大多数时候他们提倡的是在突破敌军一线阵地的时候只使用步兵和炮兵,总是念叨着装甲部队要保护起来用作突破了敌军阵地后向敌军纵深猛插(虽然后来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纯步兵部队很难快速突破,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突破梯队也会被加强进大量装甲部队)。千万别当这俩一样哈。

闪电战,是德军利用装甲优势快速穿插,形成大的包围圈,然后迫使圈内敌方投降或被歼。这在平原及丘陵地带威惧力大,加之通讯不畅,又无防备,所以战绩显赫。到战争后期就失灵了。

上一篇:银河系有多少个恒星星系
下一篇:看到同名同姓是什么感觉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