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了皇位(朱棣篡夺皇位成功了吗)

2022-03-05 21:50:49

我从几个方面做以简短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上位的,对老百姓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在人们心中,李世民从十几岁就领兵打仗,开疆裂土,唐朝一多半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功震天下,名满海内,深得人心。人们心中认为只有他才应该接李渊这个班,而不是李建成、李元吉等其他什么人。其雄才大略令人钦佩,值得人们信任!

李世民不畏强敌,敢于同突厥,高句丽等作战,保护自己的百姓免于杀戮,让大家过上平安稳定的生活;唐太宗在位期间,轻徭薄赋,老百姓的压力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减轻。“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这是符合中国人价值观的做法。当然值得肯定!

唐太宗的“三面镜子”,是不少封建皇帝所不具备的,唐太宗是历代封建皇帝修身养性的最好榜样。通过比较,人们当然觉得他更值得人们尊敬。

唐太宗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成就了“四夷平定,国家繁荣”的贞观之治。这一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值得后人敬仰!

唐太宗在位23年,经济繁荣,生产进步,社会稳定,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人口得到了较大的恢复;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人民自由;文化多样、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这一些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称道,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宗教兴盛,通商贸易,外交灵活,外国臣服,对外影响极大。四海晏清,国家昌盛。百姓安康!唐太宗本人被外夷尊称为“天可汗”!难道这些还不值得后人崇拜吗?

明太祖朱元璋曾说:“昔(唐太宗)谓,人主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也”?又说,“唐太宗屈己从谏,亦能致贞观之治。此皆后世罕及也。人君苟能虚己以受言,人臣能尽忠以进谏,则何事业不可成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欧阳修说:“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苏辙说:“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美国学者菲茨拉杰德说:“唐太宗似乎像天命所归的人物,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他是社会的拯救者,也是统一与和平的恢复者,更是汉民族的凝聚者,世界文明的指路者。他的个性是如此的强悍有力,他影响了所有与他相处过的人物,并且成为一个后代子孙眼中的传奇人物。在中国的帝王中,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尽管中外学者对唐太宗的评价角度不同,但对于李世民所创造的历史功绩,却是一致肯定的!

篡位是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也正是因为夺位,皇权来路不正,成为李世民一生不断自我警醒,自我奋斗的动力。他只想证明一件事,我比李建成当皇帝更合适,更能为天下苍生谋幸福,这也就间接的成就了贞观之治。纵观历史上夺位上位的皇帝,前有杨广,后有朱棣,都属于有才干的,杨广正是因为过于想表现自己,弄得民力枯竭,天下大乱。朱棣则是不遗余力地发动对蒙元残余势力的打击,将都城迁到北京,以天子守国门的方式来宣示大明王朝主权,都是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换句话说,一般人还真没那个本事去篡位。

上一篇:孙悟空是火眼金睛还是火眼金睛(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谁)
下一篇:亚裔男性为什么不受欢迎(女人一白遮百丑)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