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在陈桥发动起义(开局赵匡胤要谋反 小说)
经常会有人产生这样的误解: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首创,其实了解五代十国历史的人就知道,这个模式是被多次采用的,武将拥兵夺取帝位的传统套路,先后演练过多遍,我认为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模式了。
首创黄袍加身模式的是后唐明宗李嗣源,他是李克用的养子,后唐建国者庄宗李存勖的义弟。因为被猜忌,他率领部队外出平叛,结果居然被部队劫持,强迫他当皇帝,后来攻入京城继位。
接着是后周的郭威,辽世宗领兵南下,郭威奉命带兵过黄河抗辽,刚刚过河到了檀州,部下就扯下一面黄旗披在他的身上,接着就称帝了。
最后一次才是赵匡胤的陈桥兵变。
换句话说,这个模式已经是固定了,并不需要进行什么策划。从安史之乱以后,唐中后期基本是延续军人统治的传统,谁掌握军队,谁就可以割据称帝。所以,上一代的皇帝一旦驾崩,下一代的皇帝压不住手下大将,就会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此时,大将就可以通过黄袍加身的固定程序来登基。
这个模式有几个好处,第一是说明登基者得到军队的用户,有群众基础,第二,延续我国禅让制三推三让的传统,制造继位者是被迫继位的形象,为叛乱行为洗白。第三,是过程比较和平,节奏比较快,符合当时权力转移的需要。
我个人认为,已经发生过两次的事情了,所谓带兵出征 黄袍加身,就不是策划的意外事件,是后周主动或被动把权力转移给赵匡胤的一个安排。赵光义实际扮演的就是一个仪式中演员的角色。


这个嘛,很简单啊,谁是主角谁就是主谋,赵匡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