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吞金自尽是什么意思(吞金自尽是吞的黄金吗)
如果能选择第二次,自杀者肯定不会再选择吞金!历史上吞金自杀的记载是清朝时,沙俄军队攻入了瑷珲,寿山将军带着将士誓死抵抗,但回天无力。寿山将军决定以身殉国,吞下了两枚金戒指,体内剧烈的疼痛,却无法快速死亡,痛苦难耐的将军只好请求儿子杀死自己,但儿子无论如何下不去手,手下士兵看将军实在太受折磨了,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成全了寿山将军以身殉国的英名。金的密度大,小块的金子在吞食过程中可能洞穿食道或胃、肠,体内大量出血无法制止,引发并发症,导致死亡。吞金是个痛苦而漫长的死亡方式,一般人求死不会用这种痛苦的方式。
古代吞金自杀是一种刑罚,王侯将相犯了国法,为了留一个全尸,皇帝赐其吞金自杀。传说杨贵妃就是吞金自杀的,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中写道:“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贵妃吞金自杀后,保全了生前的容貌,是种体面的死法。清朝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与慈禧不和,同治死后不满百日,在慈禧太后逼迫下,吞金身亡。
有人说吞金是由于金子中含有毒素,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古代民间百姓为了证明金子的纯度,经常用牙咬金块,有的人还会用舌头舔,说金子越纯味道越甜,这些习俗说明金子里不含致命毒素。
为什么不吞铁自杀呢?铁的密度小,同等大小的铁块伤害更低,痛苦更大,系根绳上吊要比乱吞东西痛快得多。
因此吞金自杀多出现在小说中,像尤三姐吞金之类的说法,就是作者为了博眼球,渲染豪门女子的奢华死法。
黄金从古至今都是硬通货,而且属于贵重物品,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能够拥有。但凡我等百姓,如果手头还有黄金,断然是舍不得去死的。所以历史上舍得用吃金子的方法自尽也能够有能力拥有这么多金子的,基本上不是普通人,所以这种死法才会在历史中这么有名。
众所周知,黄金本身就是无毒的,它属于非常稳定的物质,很难发生发生化学反应。它能致人于死地,靠的是纯粹的物理作用。那是因为金的密度比较大,人服用了之后,会产生下坠感,然后把消化道撑破出血而死,过程缓慢而痛苦。

距离最近的吞金自尽的记载是清朝爱国将军寿山,当时沙俄进攻瑷珲,寿山拼死抵抗到最后一刻。眼见城破,不愿意做俘虏也不愿意弃城而逃,先吞了两个金戒指。然后腹如刀绞,却一时半会也死不了,只能央求儿子补枪。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吞金自尽和吞铁自尽其实效果差不多,是缓慢而折磨的过程,而且身体表面不会有损伤,看起来比较体面。但老百姓吞铁或者吞石头,,读书人是不会去记录的,而贵人们是不差钱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记载都是吞金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