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何不敢杀袁绍(东汉末年袁绍)
谢邀,董卓不杀袁绍是有所顾忌,毕竟作为一个“军阀”刚进入“上层社会”就大动刀枪有点不妥,加之袁绍也不是好惹的,并非善类。所有这些原因,才让董卓隐忍了这口气。下面就让春秋君还原当时的情景吧。
董卓是西凉的一个军阀,何进是朝廷的大将军(后来司马懿也做过大将军)何进想独断专权,就想让董卓进京帮助自己灭了宦官“十常侍”。
(董卓)
袁绍是何进的铁哥们,袁绍劝何进不要诏董卓进京,但何进不听,后十常侍先下手为强,干掉了何进,董卓虽然知道何进被杀了,但依然带兵进了洛阳城。这才引出董卓为祸朝廷的好戏来。
董卓进京,很快控制了朝廷,董卓位高权重,拜太尉,进位相国。他看皇帝刘辫不好控制,就想废掉何进的外甥刘辫,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目的就是立威和进一步打压外戚的势力。
有一天,董卓上朝对文武百官说出了这件事,众大臣惧怕董卓没有一个敢提反对意见的。当时袁绍愤怒按剑而出,说道:“皇帝并没有犯错,无故废帝就是谋反。”董卓看到袁绍居然跳了出来,决定枪法出头鸟,于是威胁道:“难道袁校尉想试试我的宝剑锋利否?”袁绍昂然说道“难道仅是你的宝剑锋利?我的也不是吃素的!”一时之间剑拔弩张,空气仿佛瞬间被凝固。
(袁绍)
袁绍这哥们不傻,还没等董卓从气蒙的状态回过味来,嘴里嘟囔了几句,快速大踏步的闯了出去。
这是袁绍明智,董卓虽然是武夫,但董卓智商不低,假如他下令杀掉袁绍,当时吕布就带兵围在大殿四周,试想袁绍能闯的出去吗?
【弄清了事情来龙去脉,回到本题。】董卓不杀袁绍,完全是想笼络当时朝中有名望的人物,他启用了许多士族阶层的人,袁绍就是出身名门望族,当时朝中的“四世三公”说的就是他家的身世。袁绍虽然当时的官职并不高——中军校尉,但掌控者京师3万御林军,这是董卓不敢小觑袁绍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袁绍家世在朝中耕耘多年,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堪称当代第一豪门。当时董卓正在笼络士族子弟的人心,此时万万不能杀袁绍,以免投鼠忌器。
其实董卓也是有智谋之人,有一件事很说明问题,当初董卓没有兴旺发达之时,有几个朋友去找他去,此时董卓家贫,为了款待朋友,董卓杀了自家耕牛来招待朋友。(这个故事春秋君曾写过,有兴趣可搜一下)这个故事说明董卓并非只是一个鲁莽的武夫。如果换作是张飞,你想袁绍能活着出去?
(袁绍)
所有这些因素的叠加,才有了董卓放过了袁绍的一幕。不过后来还是反目成仇了。这件事也成全了袁绍,最后他成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总盟主”了。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加关注,点赞和留言评论】
首先,董卓本是袁式故吏。汉时,官员讲究出身,礼法上对自己的举主,荐主就像对待君主一样。熹平年间,司徒袁隗征董卓为掾吏。这样董卓和袁式就有了门生和师长的关系。
其次,董卓武人出身,不通政事。袁式四世三公,天下士人尽出其门,袁绍又为士人领袖,因此,对于袁绍,董卓是以拉拢为主,希望其帮助自己治理天下。
最后,袁式势力庞大,杀袁绍一人,天下就可能会大变
因此,袁绍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