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慈禧(走向共和慈禧义和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义和团是非常复杂的组织。
最初的义和团,大部分是反清组织,有些则是土匪强盗。
比如创始人之一的朱红灯,就是打家劫舍的强盗,最后因为分赃不均内讧,被自己人打伤后先给清军。
而其他一些创始人,甚至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还真的起义过。
然而,义和团之所以能够如此广泛,其实根植于人民的不满和试图自卫。
当时满清连战连败,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割地赔款,经济逐步陷入崩溃。
以赔款为例,最终都转化为国内的税收,转移到人民头上。
而义和团的故乡山东,又是重灾区。
这里的西部和南部地瘠民贫,又连连遭遇灾荒,人民活不下去。
同时,甲午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就是山东,这里也受到战争的破坏,德国人还占领了胶州湾,大量教会实力渗透进入山东内地。
当时,教会的教民成为地方新的强大力量,其实势力凌驾于原有的中国士绅之上。
清政府因惧怕洋人,实际上也默许了教会的嚣张。
由此,地方就有的秩序被打破,士绅体系下的人民赶到愤怒。
同时,地方官府巧妙的将国家的问题推给洋人,似乎一切问题都是洋人带来的,只字不提自己的问题。
于是,民怨四起,义和团开始有着明确的反洋人的主张。
然而,义和团的存在从本质上对慈禧是一个威胁。因为地方形成武装力量,无论是不是亲政府,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年太平天国就是二三千客家男人起义,一路几乎杀到北京,战争持续十多年,全国死了几千万人。
所以,慈禧本质上对义和团当然是镇压态度,不容易它坐大。
然而,慈禧当时又有新的麻烦,就是洋人处处和她作对为难。
然而,慈禧不敢出动军队攻打洋人,因为不是对手。所以,她就纵容义和团袭击洋人,以此作为同洋人讨价还价的砝码。
自然,这是玩火自焚。
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早就说过,义和团的邪术无用,根本不是洋人对手。
在甲午战争中,使用西洋先进武器的北洋水师和淮军陆军,尚且不是小国日本的对手,何谈其他列强。
如果利用义和团和洋人作战,基本就是一触即溃,反而引火烧身,最终洋人一定会攻打清政府。
1.义和团刚发展时,势力迅速壮大,清廷认为农民运动会威胁到清廷的统治。
2。慈禧出逃时,为表示对八国联军的诚意,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3。义和团损失巨大,势力衰弱,无力对抗八国联军的侵略,已失去利用价值。